蘭州市降雨量少、蒸發量大,水源取水量受限,是典型的缺水型城市,同時又存在雨季內澇、水體污染、濕地退化、生態功能脆弱的問題。局部管段雨污水混接、雨水管網不完善、雨水直接排放、再生水利用率低等原因使得環境問題突出,有限的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綜合集成灰色設施、綠色基礎設施是發達國家解決城市水問題的基本方向,海綿城市建設作為這一方向的具體體現,是我國當前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蘭州市實現城市功能提升的必然道路。

為落實新型城鎮化戰略要求,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推動蘭州市海綿城市建設,蘭州市城鄉規劃局組織編制了《蘭州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年)》。規劃研究提出了需要保護的自然空間格局,確定了海綿城市建設的總體目標和具體指標,提出了海綿城市建設的總體思路,落實了海綿城市的建設管控要求,明確了海綿城市近期建設的重點,以指導蘭州市海綿城市未來的建設,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充分落到實處。

-蘭州市地下空間專項規劃
蘭州市作為甘肅省省會城市,經濟的繁榮為蘭州贏得了輝煌業績,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隨著人口的增長、城市規模的擴大、城市人居環境惡化等問題,蘭州市在獲得新一輪區域發展的機遇的同時,更面臨來自于城市自身中逐步積累的問題。這一系列的問題在發達國家的城市建設與城市發展過程中也曾出現過,并且通過地下空間資源的開發利用得到了有效的解決和控制。作為城市空間資源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由于在高效率容納城市功能、集約化使用土地、建設節約型城市等方面具有自身特有的優勢和特色,地下空間資源的戰略性地位日益得到重視,我國的許多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已經完成或逐步開始進行地下空間的規劃。
為促進節約型城市的建設,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指導蘭州市城市地下空間資源的有序開發利用,蘭州市城鄉規劃局組織編制了《蘭州市地下空間專項規劃(2016-2030年)》。規劃在地下空間資源調查評估結論的基礎上,尊重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尊重城市發展規律。作為總體規劃中的一項專業規劃,與總體規劃的基本出發點一致,與城市發展總目標相一致,既針對城市發展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改善措施,又從城市地下空間利用的角度提出改善城市問題的補充思路。